光集成产品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光集成产品

试登高而极目

来源:乐鱼真人    发布时间:2023-08-18 22:16:08

  • 产品描述:...

产品详细

  光电信息产业是我市新培育的新兴起的产业,光电产业集群是金华 “无中生有”“高端云集”的典型产业集群。

  “无中生有”,金华的投资环境吸引一些光电企业聚集,并形成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和兰溪光学膜产业园两个特色产业园。

  义乌光源科技小镇是以半导体照明、光伏产业为主的光源科技小镇,集聚了华灿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照明、爱旭太阳能、东方日升等一批上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兰溪光学膜产业园以光膜产业为支撑,发展光电端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学膜产业集群,抢占光学膜市场,带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2019年,金华光电产业联盟成立,助推金华光电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今后,金华将从拓宽融资渠道、产业平台、重点项目实施、技术支撑、人才保障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培育,将光电产业培育成为千亿元级产业,把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和兰溪光学膜产业园分别打造成“世界光明之都”和中国最大光膜生产与研发基地。

  “这是电视机的模型,最外面的是液晶面板,里面则是由一层层光学膜组成的显示模组。在复合膜出现之前,一台电视机的显示模组至少需要扩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等4张光学膜,但通过现在的技术,只需要1张复合膜就可以。”8月23日,在兰溪光学膜产业园的锦德光电,总经理何海君拿出一个模型,为我们细细讲解光学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TFT液晶面板(TFT-LCD)因为显示反应速度快,大范围的应用于数码相机、液晶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事实上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我们平常看到的电视画面一定要通过液晶面板背后的显示模组提供充足的亮度和分布均匀的光源,才能正常显示影像。随着光学膜技术的发展,我们正真看到的电视机,也从原来拖着大大厚厚的尾巴,变得轻便。随着液晶显示设备的轻薄化、高清化,光学膜也将朝着高亮度化、薄型化、轻量化、高色域化的方向发展,光学复合膜就是发展的产物。

  简单来说,光学复合膜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学功能膜片集中在一张膜上。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层膜相加的技术,而是将几层膜相乘的高精尖技术。一组数据可以简单明了地说明这项技术究竟有多罕见:目前,全球能生产单张光学膜的企业仅12家,且通过这一张膜,这一些企业大多成功上市,能生产复合膜的企业全球仅8家。锦德项目的量产标志着兰溪光学膜产业园拥有了世界级的光学膜生产线。

  可以说,锦德项目从动工开始,就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站得高也看得更远,锦德光电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比起海外的光学膜生产,国产的光学复合膜则需更接地气,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国人对于材料的性价比要求超乎你的想象。”何海君打趣道,“不仅要性能好,还要便宜,且具有通用性,一个产品需要适配多台机型。如果说国外的生产只考虑性能,产品研发一对一,我们要考虑用更廉价的原材料,开发性能相同、能适应一对多兼容使用的产品,因此我们不断倒逼公司进行技术创新。”

  有数据显示,全球TFT液晶面板市场需求逐年加大,光学复合膜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光学复合膜具有生产难度大、单价高、毛利好的特点,此前国内市场大量依赖进口。这些年来,包括锦德光电在内的四家国产光学复合膜企业,一路负重前行,让光学复合膜从原来的贸易净流出三大行业之一,逆转为国产化率高达70%的产业,去年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已列世界第一,预计到2023年将占世界60%。而2019年4月,锦德项目实现量产,不仅让其在国内复合膜领域建立行业领军地位,也让整个产业一改过去“卡脖子”的困境。

  液晶显示屏是全球大产业链,疫情造成全球市场供需受限,同时促进了原材料国产替代的加速,也让光学膜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光学复合膜更是成了“香饽饽”。“现在只要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液晶显示屏,无论是小米、长虹还是夏普,都在应用我们的光学复合膜。”何海君说。

  在康鹏半导体的临时生产车间,砷化镓材料经过晶体生长、加工、切片、研磨、抛光、清洗、包装等工序后,一片片整整齐齐地码在了一起。

  2019年,位于兰溪光学膜产业园的康鹏半导体项目正式投产,这是兰溪首个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项目,开启了光膜小镇光电材料产业2.0时代。同时,该项目填补了国频芯片用砷化镓衬底材料产业空白,助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

  康鹏半导体项目由北京卜俊鹏团队、乾照光电、福建安芯基金联合投资,占地34.19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4英寸砷化镓晶片200万片、年产6英寸砷化镓晶片100万片,年销售额可达8亿元。“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5G信息改革也都是在半导体的基础上完成的。”浙江康鹏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卜俊鹏介绍。早在2000年,该团队就让半导体光电用材料从实验室阶段进入量产时代。半导体光电用材料在LED显示屏显示的红黄光源以及红外激光人脸识别、激光测距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科技永无止境,卜俊鹏团队以及国内的几大光电企业巨头又将目光瞄向了微波射频领域的应用材料。这种材料普遍应用于手机芯片发射和信号接收。但这一材料目前的产业链均在海外,是外贸净流出最大的三个行业之一,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构建自主的半导体产业链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为了与时间赛跑,康鹏半导体项目边建设边借用临时厂房生产,研究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斗,用短短一年半时间,实现弯道超车,突破了研发瓶颈。目前,公司制作的光电用砷化镓晶片已经批量出货,微波用砷化镓晶片进入测试阶段,成为国内具备突破微波射频应用砷化镓材料最具潜质的企业。

  “非常兴奋,如果试产成功了,我们就能够直接进行量产,实现微电材料国产化。”卜俊鹏表示。

  351国道浦江段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是浦江交通史上单项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工程建设项目,1700多套LED单挑路灯、双挑路灯、高杆灯、隧道灯等整齐排列,绵延20余公里,极为壮观。这些照明产品与港珠澳大桥路灯属于同品类产品,均来自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江三思)。

  浦江三思隶属于上海三思,主要是做LED照明、LED显示屏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有关技术咨询等。上海三思创立于1993年,是一家现有员工2000多名、研发生产基地超过23万平方米的大型LED科技型企业。在LED显示屏、LED照明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领域该企业始终立足前沿,其独创的陶瓷散热技术、反射式出光技术对传统同种类型的产品形成颠覆性创新。尤其是陶瓷散热技术,属行业首创,当前已在欧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申请专利保护。

  凭借这一优势,三思集团先后承接了上海世博会、西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港珠澳大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众多国内外重点项目,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领域。

  依托三思集团强大的科研力量,自2008年成立以来,浦江三思产能和销售规模稳步扩大,有效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浦江三思已建成2座陶瓷隧道窑、7条陶瓷生产线条LED球泡灯生产线、多条路灯和隧道灯生产线万盏路灯和隧道灯的产能规模,慢慢地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大型LED生产基地,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今年4月,公司‘智能照明和智慧交通产业化项目’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盏(套)智能LED灯具、智能显示、智慧路灯的产能规模。”浦江三思负责人程爱群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519套(台),建设生产车间、综合楼、宿舍楼以及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筑总面积27万平方米,项目用地面积242亩,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将集合三思集团旗下所有LED照明类生产基地,生产覆盖LED室内和LED室外全品类产品。依托三思集团强大的研发实力,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LED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程爱群表示,项目投用后,预计将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促进浦江LED产业链上百家配套企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浦江LED产业链补链、完链、强链,提升LED产业竞争力,完善全市产业布局和整体提升。

  光电行业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形势大好,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但金华的光电企业光环背后有着短板:专业人才奇缺、原材料配套不全、资金扶持欠缺。

  作为金华光电产业联盟副理事单位的锦德光电总经理何海君介绍,光电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极高,目前在本地很难招到合适的产业工人。且相对于杭、宁、温等地,金华对高品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企业只能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希望金华的专业院校在人才教育培训方向上抓紧补齐。

  此外,光电材料所需的配套原材料也比较缺,例如企业员工进车间的无尘服,在本地无法采购,甚至连符合光电材料的包装箱都需要从外地采购。

  “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公司的需求,让更多的光电上下游企业落户兰溪,逐步形成兰溪光学膜产业集群。”兰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通表示。

  金华光电产业联盟的成立也还是为了补齐短板: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补齐产业高质量发展“链条”;建立专项发展基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能;全面保障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光电产业“万亩千亿”大平台。